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动态要闻 > 正文
动态要闻

【三抓三促·铸忠诚警魂·主动创稳】兰州新区检察院精准规范办理好每一件公益诉讼案件

时间:2023-09-07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检、省市检察院和兰州新区党工委安排部署,公益诉讼检察重在突出“精准性”“规范性”,突出抓好法定领域办案工作,同时依法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找准损害公益的突出问题,打好公益诉讼检察“组合拳”,不断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推动类案治理,诉源治理,促进社会进步。

一是强化公益诉讼案件质效标准。以公益诉讼年度业务考核、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为“指挥棒”,准确把握评价指标所传递的质效信号,对办案质量问题持鲜明的“零容忍”态度,坚决防止出现“水份案”“凑数案”等负向指标评价。提高立案标准,建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立案管理台账,由专人登记、统计辖区内公益诉讼案件线索,逐条删选评估,紧扣“公益性”和受案范围,开展案件线索审查,把“有数量的质量、有质量的数量”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公益诉讼调查取证手段。深入学习领会《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在立案前制作线索核查方案,综合运用调阅、复制行政执法卷宗材料,询问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以及证人,收集书证、视听资料,现场勘验等多种调查取证方式,形成完整证据链条。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组成内部横向联合办案组,共研取证思路,采取全程式“引导侦查+自行补充调查”的方式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初审关口提前与刑事案件提前介入同步进行,补强补实相应证据。



三是强化公益诉讼案件“跟进监督”和“回头看”。对制发的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及时跟踪,实时监控“诉前整改率、到期未整改起诉率”等核心指标,对于口头整改、纸面整改、虚假整改等案件,及时提起诉讼,敢于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实行每月月末案卡清查、数据排查、案件反查,确保办案数据不错漏,案件质效不缩水。狠抓最高检《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法律文书格式样本(2021年版)》工作规范,制定《公益诉讼案件质量评查方案》,采取部门负责人随机抽评、办案人员交叉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案件案卡信息填录、案件卷宗装订规范、线上文书制作质量及电子卷宗制作等内容进行评查,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undefined

四是强化公益诉讼案件领域、结构优化调整。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四大法定领域办案工作,对新增的安全生产、个人信息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十大新增领域案件勇于实践探索,并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后报省院备查。严格执行诉前阶段磋商程序,剔除相关行政机关无压力、无痛感的无用功案件。加强起诉案件办理力度,提起诉讼成为规范化、常态化办案方式。


五是强化指导性案件、典型案例示范指引。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典型案例工作,切实树牢办理精品案件意识,加强对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的学习,充分认识案例在大数据时代的价值。组织学习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撰写的形式规范、重点难点、常见问题、完善建议及方法技巧,在此基础上注重案例的深化运用,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在提高个案质效、发挥类案指引、提升干警素能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以此带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不断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