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动态要闻 > 正文
动态要闻

【检护民生】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交出“检护民生”满意答卷

时间:2024-07-08 来源:办公室  作者:郭旭英 点击数:

今年以来,新区院认真贯彻落实“1128”全市检察工作思路,四大检察协同联动,全力推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有效回应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刑”聚重点,严惩民生领域违法犯罪

1.重拳出击,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强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预防,坚持打击治理与追赃挽损并重。今年以来,共办理涉电诈案件33件38人,累计追赃挽损10.24万元。

2.多措并举,护航未成年人“成长路”。在办案过程中,切实将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综合保护、双向保护落到实处。今年,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刑事案件12件14人。同时,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前往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区第三小学等开展预防校园暴力、预防性侵、未成年人保护等专题法治讲座,发放宣传手册1500余份,受众1万余人次。

3.协同联动,保障劳动群众“血汗钱”。与公安、法院、人社等多部门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件会商等协作机制,积极参与开展根治欠薪专项活动。今年刑检部门共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3件3人,办理省检察院与省人社厅联合挂牌督办案件6件。

二、“民”呼我为,高效履职回应民生诉求

1.立足职能,加大弱势群体支持起诉力度。针对辖区存在的房屋装修乱象问题运用支持起诉帮助8名业主解决了“预付装修款后装修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纠纷,同时,依法向新区建筑装饰协会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该案于2024年入选新区2023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通过支持起诉联合新区法院、新区中川园区民政局劳动监察大队帮助26名农民工讨薪50余万元。

2.更新理念,推动定纷止争公平高效。主动加强与司法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的沟通协调,积极推动制定《兰州新区涉众型矛盾纠纷诉调对接方案》。运用“诉前调解+支持起诉+社会治理”办案模式,与法院、新区综治中心、市场监管、城建等多家职能部门共同联合办案,现场调解房产纠纷、劳务纠纷、消费者预付卡纠纷等涉众型矛盾纠纷4次。

3.总结提炼,切实提升法治宣传质效。联合辖区社区集中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将“民法典讲解、虚假诉讼监督、法治诚信建设、检护民生、检察护企”等相关内容作为宣传重点,4—5月,在中川广场、瑞岭社区集中开展以“检护民生,民行检察阳光行”为主题的民法典宣传系列活动。

三、“行”检护航,全力增进人民生活福祉

1.用心用情,力促案结事了政通人和。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既监督法院公正司法又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今年办理各类行政检察监督案件35件,发出检察建议6件;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25件,制发检察意见16件。与新区民政司法局创新建立“复议+听证审理+检察官评议+专家意见”“复议+执法监督”等办案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参与行政复议听证会、行政处罚听证会3次。

2.协作配合,凝聚合力提升治理效能。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对机场“黑车”非法客运、“黄牛”肆意拉客情况进行走访调查,与新区城建交通局、机场公安局召开法治协同联动会议,推动解决机场“黑车”非法运营的乱象,并向新区党工委提交专项报告。协调解决口岸和外向型经济领域民生类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联合新区商文旅局和金城海关等多家单位和企业召开座谈会,受到了广泛好评。

3.数字赋能,运用大数据拓展办案质效。运用法律监督模型,助力“空壳公司”治理。经过数据筛查,发现辖区内涉嫌欺诈登记、虚构经营业务的“空壳公司”13家。查明13家企业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等损害民生民利的违法行为,向行政主管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及时缴纳税款,推动“空壳公司”综合治理,优化了营商环境。

四、“益”心为民,助力民生幸福持续提升

1.惩治有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安全。今年以来共排查涉食品药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线索8件,立案6件,对1起网络新业态涉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案件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从严提出10倍惩罚性损害赔偿。坚持“行政+民事”同频发力的治理思维,对立案的食品药品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同步立案行政公益诉讼,督促行政主管机关履行监管职责。在全省率先建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赔偿金管理办法,促进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创新发展,为消费公益损害赔偿金的管理使用提供了“甘肃样本”,得到中国消费者协会、省消费者协会的充分肯定,1名干警因此获评“2023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年度人物”。

2.精准发力,筑牢生态环保安全防线。将“天蓝蓝”品牌升级为“青绿山水”描绘者品牌,以品牌创建为引领,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排查涉生态资源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31件,立案调查28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11件。建立“检察+碳汇”工作机制,联合农林水务局等相关单位会签了《兰州新区公益诉讼生态林建设管理办法》《民事公益诉讼和碳汇司法保护案件办理协作机制的意见(试行)》《关于在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中开展生态环境修复认购林业碳汇的意见(试行)》等文件。在全市率先开展涉碳汇公益诉讼工作。

3.主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坚持把非法占用农用地、损毁耕地、破坏乡村人居环境的违法行为作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重点,排查固废污染、扬尘污染等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3件,已立案调查13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10件,排查非法占用农田、损毁耕地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8件,已立案调查5件。

4.能动履职,司法救助传递法治温情。树牢“主动作为、应救尽救”救助理念,聚焦重点人群,积极主动开展救助工作,以实际行动回应民之所需。今年以来,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件,救助农村地区人员1件1人、困难妇女2件2人。

下一步,新区检察院将持续推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切实为人民群众办成一批好事、解决一批难事,树立为人民司法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