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自觉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紧紧围绕乡村民计民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益诉讼检察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持续提升公益诉讼质效,自觉助力兰州新区高质量发展。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之一。今年以来,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先后深入兰州新区中川镇、西岔镇、秦川镇相关村社,现场走访排查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案件线索。通过现场调查走访,发现各别村社存在肆意倾倒生活垃圾、非法倾倒建筑垃圾、非法焚烧处置生活垃圾等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立案调查,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监督程序,督促相关部门及个人立即整改,消除环境污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聚焦食品药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要求,加大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公益诉讼工作力度,先后开展“幼儿园食品安全”“菜市场过期食品整治行动”“保健品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等专项监督活动,对餐饮店健康证过期、超市小卖部违法销售过期食品、自动售货机违法销售保健品等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职责,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突出保护粮食安全,深化种业司法保护。针对辖区农资产品经营者在经营销售种子过程中,未建立种子生产经营档案、购销台账记录不规范、销售的部分种子没有附标签和使用说明、未建立与其所申请经营种子相对应的各项制度等问题,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采取走访调查、深入办案现场等形式,对农资产品经营者违法经营现象通过拍照取证、填写调查登记表,固定证据。通过诉前磋商机制,建议相关行政机关加强种子监管力度,督促农资产品经营者规范种子经营台账,满足人民群众用种需求。针对相关行政机关对磋商建议履职不及时的情形,及时向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全面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对种子经营者日常监督管理,督促种子经营者依法、规范经营,有效预防农业生产安全隐患。

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形成公益保护合力。主动与相关行政机关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形成良性、互动、共促的工作关系,共同促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联合兰州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就涉农案件线索移送、信息共享、案件办理,制定协作配合机制,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对涉农公益诉讼案件,通过诉前磋商、检察听证、推动解决涉农案件的问题整改。
下一步,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精准把握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思路目标,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找准检察公益诉讼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执法办案为中心,着力拓宽监督途径、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水平,持续提升公益诉讼办案质效,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检察力量。